高性能导热界面材料(TIM):超越传统TIM材料

随着对高效散热需求的不断增长,具有更高导热率和其他优异性能的高性能导热界面材料(TIM)变得至关重要。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许多高性能TIM材料不断涌现。

高性能导热界面材料(TIM):超越传统TIM材料

▌热界面材料 (TIM) 简介

热界面材料 (TIM) 是用于改善两个表面之间热传递的材料,通常用于热源(如计算机处理器)与散热器(如金属散热片或其他冷却系统)之间。TIM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电动汽车电池、数据中心服务器主板、个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5G 基站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电子设备。

TIM 的主要作用是填充两个表面之间的微小间隙和不规则区域,降低热阻,提高热传输效率。

TIM 形式多样,包括导热膏、导热垫片、液态金属、导热膜等。通常,TIM 由高导热填料和聚合物基体组成。TIM 的性能(如导热系数、成本、粘度等)主要受填料材料、粒径、填充率、颗粒几何形状等因素影响。常见的填料材料包括氧化铝 (Al₂O₃)、氢氧化铝 (ATH)、氮化铝 (AlN)、氮化硼 (BN)、氧化锌 (ZnO) 和氧化镁 (MgO)。但根据成本、地区法规、填料处理难度、磨损性等因素的不同,优选的填料材料会因行业和应用而异。

本文主要介绍先进的碳基TIM材料的优缺点,许多其他TIM材料在性能上也有卓越表现。

碳基TIM材料概述

碳材料作为原材料具有极高的导热率。原始碳填料的导热率通常超过 1000 W/m·K(主要为面内方向,而非垂直方向)。在高性能碳基TIM材料的范畴内,主要竞争者包括碳纤维、石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此外,市场对金刚石基TIM材料的兴趣也在增加。

▌基于石墨的TIM材料:石墨片与石墨TIM

石墨是一种高导热材料,被广泛用作热扩散材料(用于X、Y轴方向的导热,以防止局部热点)。常见应用包括手机电池和显示屏,其中使用薄层石墨来改善散热性能。

此外,石墨也可用作TIM材料,方式包括:作为导热填料,或者对石墨片进行改性,使其具备一定的垂直方向导热能力(这使其在TIM与热扩散材料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石墨在面内方向(x-y轴)的导热性能极佳,但在垂直方向(z轴)的导热性能较差。这一特性有助于均匀分散热量,避免局部热点,因此在智能手机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石墨并不擅长解决将热量从热源传递出去的关键问题。

石墨片案例

例如,NeoGraf 的 HITHERM 产品,其面内导热率约为 800 W/m·K(其他厂商声称可达 1000 W/m·K 以上),但其垂直方向导热率仅为 7 W/m·K。为了提高石墨片的垂直方向导热性能,可以采用垂直排列的石墨结构,但成本会显著增加。根据研究,垂直排列石墨的成本可比普通石墨片高出10倍。

石墨膏(Graphite Paste)

另一种常见的石墨基TIM材料是石墨膏,即以石墨作为导热填料的导热膏。石墨膏的导热率通常在 5-15 W/m·K 之间,零售价格约在 0.03-3 美元/ml 之间,具体取决于石墨的质量、纯度、采购量、供应商等因素。

▌基于氮化硼(BN)的TIM材料

氮化硼(BN)长期以来一直是提升导热性能的重要填料。其导热率可达600 W/m·K(多数产品约在 300 W/m·K),远高于许多其他材料,并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此外,BN 无毒,并且具备优异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即使在1000°C 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性能。这种稳定性使其比其他填料更易储存和处理,同时降低了化学反应或安全风险。

BN的具体形态(如六方氮化硼 h-BN 和 立方氮化硼 c-BN)会影响其性能。例如,六方氮化硼(h-BN) 具有层状结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导热率,还能降低团聚现象。特别是当BN的合成过程中杂质含量较少时,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会得到显著提升。

然而,BN填料的高成本阻碍了其广泛应用。BN填料的价格通常在 50-65 美元/kg 之间,具体取决于采购量、供应商、纯度和形态等因素。这一成本远高于其他填料,使得BN通常作为辅助填料而非主要填料应用于许多导热产品。为了降低成本,BN通常被少量添加,以提升导热性能的同时控制整体材料成本。

▌结论

随着对高效散热的需求持续增长,具有高导热率和优异性能的高性能TIM材料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先进的碳基TIM材料(如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优缺点。其中,石墨片因其高导热率在热管理解决方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垂直方向导热能力受限,影响了其在某些应用中的散热效率。

除了碳基TIM材料,氮化硼(BN)因其卓越的导热性能、电绝缘性及化学/热稳定性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BN填料的成本较高(50-65美元/kg),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使其通常仅作为辅助填料用于特定导热产品。

如果想要全面了解TIM行业的最新发展、技术趋势、市场动态和机遇,建议参考IDTechEx的最新研究报告《2024-2034年导热界面材料:技术、市场和机遇》。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不同TIM材料的导热率、密度、电介强度及应用案例,为行业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有不适或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予以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解决方案

双层蛇形微通道冷板的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结构优化的新突破

2025-3-28 9:38:45

解决方案

制冷剂的毒性可分为哪几级?

2025-3-30 9:00:47

关注热管理网公众号-热管理材料 reguanlicom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