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团队以 HTCC 基板为研究对象,采用 COMSOLMultiphysics 软件对基于内嵌微流道的 HTCC基板的热学特性进行仿真,探究不同流道构型、占空比、扰流柱半径以及流速对 HTCC基板散热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加工试验样件并实现结果验证,为高功率密度芯片的快速散热提供了解决途径。
作为参照,10W功耗的GaN功率芯片贴装于无微流道的HTCC基板,单纯依赖被动散热、在无散热强化的自然对流条件下,GaN功放芯片温度飙升至369℃,远超200℃的耐热极限。
贴装了GaN芯片的无微流道的HTCC基板散热效果
该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微流道液冷技术与HTCC工艺结合,通过构建纵向直通型、扰流柱型及自定义型三种微流道构型,系统探究了流道结构对热传递效率的影响机制。
▌ 仿真:微流道结构参数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1. 流道构型优化
仿真数据显示,自定义型微流道在0.3m/s流速下可将芯片温度降至113℃,较无流道基板降温幅度达69.4%。其核心优势在于流道转折点设计促使冷却液产生局部湍流,延长流体与基板接触时间,显著提升换热效率。相比之下,直通型流道因结构简单压降较低,但散热性能略逊;扰流柱型则因流阻过大导致温度梯度偏高。
自定义型微流道(上:俯视图,下:侧视图)
2. 占空比与扰流柱半径对散热性能和压降的影响
占空比(流道宽度与间距比)的优化至关重要:当占空比从4.6降至0.4时,芯片温度由153℃降至85℃,但压降同步增加近一倍(453Pa→890Pa)。类似地,扰流柱半径从0.3mm增至0.8mm时,温度下降37℃(145℃→108℃),而压升幅度达116%(618Pa→1338Pa)。这表面设计需在散热性能与系统能耗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占空比对基板散热散热性能的影响
扰流柱半径对基板散热性能的影响
3. 入口流速调控的边际效应
入口流速从0.1m/s提升至1m/s时,自定义型流道温度由113℃降至72℃,但压降激增近30倍(1.3kPa→37.8kPa)。研究表明,0.3m/s流速即可实现显著温降(122℃),同时将压降应控制在38kPa以内,避免对泵系统造成过大负荷。
入口流速对基板散热性能的影响
▌ 样品测试验证
基于仿真结论,该团队制备了内嵌自定义型微流道的HTCC基板样件进行实测。实测数据显示,在0.3m/s水流速下,芯片温度由未通水时的182℃降至122℃,温升降低60℃。
通水后内嵌微流道基板散热的实测结果
尽管实测值122℃略高于仿真结果(主要源于芯片-基板界面存在较大热阻),但仍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浩洋等,面向快速散热的 HTCC 基板微流道性能研究[J].电子与封装,2024,24(7):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