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凝胶:隔热材料之王
1.1 气凝胶被称为“蓝烟”,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 1931年气凝胶正式问世,是目前已知导热系数最低、密度最低的固体材料,因轻若薄雾颜色泛蓝,又被称为“蓝烟”;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超强的隔热性能、超高的耐火性能等,被誉为
“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 常规气凝胶比表面积~700m2/g,孔隙率95%-99.8%,均匀分布的纳米级孔隙结构几乎隔绝热传导和热对流,赋予其远胜其他传统材料的隔热性能,导热率最低可达0.012-0.016 W/(m·K),只
相当于空气的1/2。
• 气凝胶有很多类型,大多密度不会超过3mg/cm3;如,全碳气凝胶密度更是低至0.16mg/cm3,仅为常温常压下空气密度1/6。
1.2 气凝胶结构独特,赋予众多优异性能
• 气凝胶是由纳米孔洞与纳米骨架组成的三维连续多孔材料,独特的结构赋予其超强隔热性能。
• 相比其他保温材料,气凝胶导热系数最低、质量最轻,耐热温度更高。
• 实现相同保温效果,气凝胶厚度不足其余材料1/3;厚度更薄,散热面积更小,管线温降更低,热效率更高,同时最大限度节约空间;若地下管道保温,则大幅减少开挖量。
• 气凝胶除质轻、隔热性能优异外,还拥有众多其他优势:良好的防火性、疏水性、隔音性、吸附性、绿色环保性等。
• 防火疏水:可达到国家建筑材料A1级不燃标准,憎水率N98%;
• 持有耐候:气凝胶保温材料整体疏水,不易吸水解体,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相比传统保温材料寿命提高3-5倍;
• 隔音抗震:气凝胶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可起到吸声降噪、缓冲抗震的作用;
• 健康环保:产品已通过RoHS、REACH、ELV检测,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非常理想的吸附材料。
1.3 气凝胶下游应用广泛,以隔热保温为主导
1.4 气凝胶种类丰富,已成为庞大气凝胶家族
• 气凝胶已经从最初的SiO2气凝胶发展成为庞大的气凝胶家族。
• 根据气凝胶的外观,可分为块体、粉末和薄膜;根据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可分为气凝胶、干凝胶、冻凝胶;根据不同微观结构,可分为微孔(<2nm)、中孔(2~50nm)和混合多孔气凝胶;根据基体,可分为无机、有机、混合和复合气凝胶;最常用的气凝胶分类方法是通过组分来区分,可分为单组分和多组分气凝胶。
• 单组分气凝胶包括氧化物气凝胶、碳化物气凝胶、氮化物气凝胶、石墨烯气凝胶、量子点气凝胶、金属气凝胶、聚合物基有机气凝胶、生物质基有机及碳气凝胶、硫化物气凝胶等。
• 多组分气凝胶(复合气凝胶)是指由两种及以上单组分气凝胶构成或者由纤维、晶须、纳米管等增强体与气凝胶基体相结合的气凝胶复合材料。如,有机纤维-SiO2复合气凝胶等。组成、结构不同的气凝胶,展现出独特的性质,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
1.5 气凝胶主流制备流程:溶胶-凝胶+干燥
1.6 气凝胶改性取长补短,未来仍需持续优化
1.7 气凝胶研发热度不减,专利申请数高速增长
二、“政策+标准” 持续出台,推动产业健康高质发展
三、气凝胶应用灵活宽泛,下游需求空间广阔
四、降成本、扩规模助力行业迎接风口
五、重点标的&投资建议
详细内容,见附件下载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