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换热面积扩大4倍,导热性能提升50%
2022年6月23日,宁德时代举行“麒麟电池,推陈出新”第三代 CTP 技术新闻发布会,提出麒麟电池换热面积扩大四倍,导热性能提升50%,CTP3.0 电池在两块电芯的中间加水冷钣,使相邻两块电芯的热传导降低,不会出现热失控;可极大提高电池寿命,因为水冷钣具有缓冲作用....- 0
-
器件封装是高效散热管理的关键
在本技术白皮书中,英飞凌审视了车载充电器设计人员面临的挑战,细致深入地考察了半导体封装对于打造解决方案所起的作用。本文还探讨了一种顶部散热的创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一系列高性能元器件,以供设计人员选用。...- 0
-
大众ID4二氧化碳热泵产业链分析
大众ID.4二氧化碳热泵项目的量产,带火了车用二氧化碳热泵系统研究的热情,各主机厂跃跃欲试想要成为第二家量产二氧化碳热泵车型的车厂,前有东风后有理想、蔚来等为CO2摇旗呐喊,但到真要落地了又没了声音,除了技术上的难题,产业链成熟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0
-
锂离子电池9种加热方法总结
近年来,针对电池低温加热问题,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做过研究和分析。目前,低温加热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现难度较低的外部加热方法。外部加热法的热源位于电池外部,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目前商用电动汽车大多采用这一解决方案。...- 0
-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热平衡设计与验证
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头,是保证车辆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性能。目前,为保证充放电效率、寿命等,电动汽车所采用的电池基本上均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热安全问题一直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瓶颈,电池的性能、寿命、安全性均与自身温度密切相关。...- 0
-
ModelY整车热管理系统研究
0 引言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乘用车的电动化步伐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整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热管理系统肩负着保障乘员舱舒适性和避免三电系统热失控的双重使命,正朝着集成化、可控制化和精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平衡乘员舒适性和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之间的关系,也是热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引领者,其热管理系统的设计一直都大胆且激进。从最早的ModelS到具有象…...- 0
-
3D堆叠封装热阻矩阵研究
以 3D 芯片堆叠模型为例,研究分析了封装器件热阻扩散、热耦合的热阻矩阵。通过改变封装器件内部芯片功率大小,利用仿真模拟计算 3D 封装堆叠结构的芯片结温。将热阻矩阵计算的理论结果与仿真模拟得到的芯片结温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多层芯片堆叠封装体耦合热阻矩阵的准确性。...- 0
-
重大突破!美国科学家研发铜涂层散热技术 体积更小功率增740%
在不引入昂贵材料的情况下,从根本上提高了热量排放。一项发表在同行评议杂志《自然-电子学》上的新研究描述了一种方法,“首先在设备上涂上一层聚氯代对二甲苯膜的电气层,然后再涂上一层铜的保形层。这使得铜与发热元件接近,消除了对热界面材料的需求。”...- 0
-
BYD DMI电池冷媒直冷详析
DMI混动车型和EV纯电车型,目前BYD都采用冷媒直冷,EV车型是直冷直热,DMI前期车型的加热采用加热膜,本文通过拆解和技术分析下BYD DMI混动的冷媒直冷技术。...- 0
-
对功率器件进行发热分析
了解集成电路(无论是微控制器、FPGA 还是处理器)的热性能对于避免可能导致电路故障的过热一直至关重要。电子系统的小型化和产生大量热量的元件(如 LED)的扩散,使得热分析作为保证产品良好功能和可靠性的工具越来越重要。...- 0
-
IGBT 功率模块热管理研究
综述了IGBT 模块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散热相关技术,主要介绍了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的方法、以及 IGBT 功率模块的热阻网络系统和散热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减小热阻来增强散热的方法。...- 1
-
电池系统热管理控制策略与能耗评估研究
文章基于验证的仿真模型 进行能耗与策略评估。结果表明控制水温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热管理能耗的增加,控制水温存在最优解;控制流 量在一定范围内,热管理能耗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0
-
比亚迪海豚的动力电池解析
从电芯来看,E3.0是分成两种不同的配置:● 低里程版本 是新开发的100Ah磷酸铁锂电芯,总电量为30.7kWh,系统电压为307.2V;● 高里程版本 是沿用刀片电池第一代135Ah磷酸铁锂电芯,总电量为44.9kWh,额定电压为332.8V,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均为140Wh/kg。...- 0
-
研判比亚迪e平台 3.0一体化热管理(基于冷媒)系统技术状态
无论“8合1”电驱+电控,还是一体化的热管理控制技术,都凸显了比亚迪在电动汽车发展方向所坚持的高度整合与降低能耗的策略。当然,e平台 3.0架构下一体化热管理控制系统的实际表现与效能,还要结合整车实际状态为准。...- 0
-
设计储液干燥器和气液分离器时需要考虑什么
储液干燥器和气液分离器,在制冷剂系统里面似乎没有太多存在感,找供应商的时候发现供应商基本上也都没什么设计能力,是不是说明这两个产品本身就没什么技术含量呢?...- 0
-
锂离子电池模组液冷散热设计
为了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建立了电池模组的液冷散热模型,并且在常用的蛇形流道和并行流道的基础上对流道结构进行改进。利用 Fluent 软件仿真技术分析对比在不同结构下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 0
-
特斯拉热管理热气旁通循环介绍
网上有各种关于特斯拉热管理专利的分析以及零件拆解视频,核心都是围绕八通阀以及Manifold在做介绍,却忽略了制冷剂循环里一个很有意思创新应用——热气旁通循环。...- 0
-
宝马i3纯电动车空调系统热泵解析
宝马i3纯电动车的热泵换热器安装在冷却液泵和电加热器之间。由于使用热泵,电加热器的电能消耗明显减少。在进行效率比较时,清晰地显示了热泵节约的能量。为了获得5kW的输出热量,由于电阻损失,电加热器需要消耗5.5kW的电能。而带热泵的系统只需要2.5kW的电能。EKK使用这些电能压缩制冷剂,在热泵换热器产生所需的输出热量。...- 0
-
“液冷时代”爆发,曙光“黑科技”引领前瞻“新蓝海”
在4月26日举办“2022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吕天文表示, “无论从政策角度、市场需求还是技术成熟度来讲,均标志着数据中心进入‘液冷时代’。”...-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