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材料在新能源汽车散热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一、高导热材料革新散热效率 1.金刚石纳米膜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研发的1微米厚柔性金刚石膜,导热系数达2000 W/(m·K),是传统铜材料的5倍。该材料可直接集成至电池组和电控系统,使电子元件热负荷降低10倍,充电速度提升5倍 48。 在高压电驱系统中,金刚石膜替代传统绝缘层,可减少30%的散热系统体积,同时实现电绝缘与高效导热一体化设计4。 2.有机硅导热复合材料 有机硅导热填缝…...- 0
- 387
-
常见液冷散热液体类型
一、常见液冷散热液体类型及具体成份 去离子纯净水 具备高热传导性,价格低廉且环保,主要成分为H₂O,通过去除离子杂质提升纯度,避免导电风险。但由于易受污染且泄漏后存在导电风险,通常用于非直接接触型液冷系统。 乙二醇溶液 由乙二醇(C₂H₆O₂)与水按比例混合(如1:1),兼具防冻和导热特性,适合低温环境。其导热效率比空气高20-30倍,常用于服务器、电子设备等场景。 氟化液 主流液…...- 0
- 392
-
制冷剂的毒性可分为哪几级?
制冷剂的毒性是一个关键的安全考虑因素,在制冷和空调行业中尤为重要。 一、制冷剂的毒性分级概述 制冷剂的毒性通常根据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有助于评估制冷剂在泄漏或不当处理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制冷剂的毒性分级标准可能因国家或地区而异,但通常遵循类似的分类原则。 根据国家标准《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T 7778-2017,制冷剂的毒性被分为A类(低慢性毒性)和B类(…...- 0
- 384
-
高性能导热界面材料(TIM):超越传统TIM材料
随着对高效散热需求的不断增长,具有更高导热率和其他优异性能的高性能导热界面材料(TIM)变得至关重要。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许多高性能TIM材料不断涌现。 ▌热界面材料 (TIM) 简介 热界面材料 (TIM) 是用于改善两个表面之间热传递的材料,通常用于热源(如计算机处理器)与散热器(如金属散热片或其他冷却系统)之间。TIM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电动汽车电池、数据中心服务器主板、个人智能手机和…...- 0
- 393
-
双层蛇形微通道冷板的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结构优化的新突破
双层蛇形微通道冷板的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结构优化的新突破随着电子元件功耗的不断攀升,传统的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因其高效的散热能力,逐渐成为电子设备冷却的主流解决方案。在众多液冷技术中,微通道冷板技术因其高效的散热性能而备受关注。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双层蛇形微通道冷板流动与传热性能的研究论文…...- 0
- 470
-
换热器传热温差为什么不是越大越好?
在现代生活中,空调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日,它都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然而,当我们深入探讨空调制冷技术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传热温差并不是越大越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空调制冷主要依赖于制冷剂在相变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 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主要环节的连续循环,空调能够实现室内…...- 0
- 384
-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导热膜
目前在导热散热领域中,被广泛研究的石墨烯散热材料类型包括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石墨烯基金属复合材料、石墨烯散热涂层等。以石墨烯导热膜为代表的石墨烯散热材料是当前热管理领域最具有前景的新型散热材料之一,是工信部鼓励首批次示范应用的前沿新材料。 石墨烯导热膜具备高热导率、轻量化、柔韧性好等特性,已在中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散热领域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未来有望成为…...- 0
- 475
-
微流道HTCC基板实现大功率功率芯片快速散热
近期,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团队以 HTCC 基板为研究对象,采用 COMSOLMultiphysics 软件对基于内嵌微流道的 HTCC基板的热学特性进行仿真,探究不同流道构型、占空比、扰流柱半径以及流速对 HTCC基板散热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加工试验样件并实现结果验证,为高功率密度芯片的快速散热提供了解决途径。 作为参照,10W功耗的GaN功率芯片贴装于无微流道的HTCC基板,单纯依赖被动散热、在…...- 0
- 384
-
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新突破:拓扑优化冷板设计,性能提升86.7%!
突破性进展:基于拓扑优化的电池冷却系统创新设计研究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作为动力电池安全与效能的核心保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最新刊发的研究成果,首次系统揭示了基于湍流共轭传热模型的拓扑优化冷板设计在提升热管理效能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为下一代电池冷…...- 0
- 445
-
导热硅胶片与导热硅脂应该如何选择?
在电子设备散热领域,导热硅胶片和导热硅脂是两种常用材料。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以下从性能、场景和操作维度进行对比分析。 核心差异对比 特性 导热硅胶片 导热硅脂 形态 固体片状(厚度0.3-10mm) 膏状/液态 导热系数 1-16 W/m·K 1-5 W/m·K 绝缘性 √自带绝缘性能 ×需配合绝缘材料使用 填充缝隙能力 依赖厚度匹配 √可填充微小不平整表面 使…...- 0
- 335
-
导热硅胶片科普指南:5个关键问题一次说清
导热硅胶片是电子设备散热的核心材料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存在认知误区。本文从材料特性、选型逻辑、使用场景等角度,解答工程师最关注的五个问题。 一、导热硅胶片的材质是什么? 核心组成: 基材: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氧烷)提供柔韧性和绝缘性。 导热填料: 氧化铝(Al₂O₃):导热系数1~15 W/m·K,占比60%~80%。 氮化硼(BN):导热系数5~30 W/m·K,绝缘性强,用…...- 0
- 347
-
环氧树脂灌封胶技术解析与应用指南
一 环氧树脂灌封胶简介 定义与核心特性 环氧树脂灌封胶是以环氧树脂为基体,添加固化剂、填料及功能性助剂制备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通过化学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其核心特性包括: - 高机械强度:硬度可达Shore D 85(ASTM D2240),抗压强度>80 MPa - 优异绝缘性:介电强度≥18 kV/mm(IEC 60243) - 耐化学腐蚀:耐受酸碱、有机溶剂(ASTM D543) - …...- 0
- 478
-
材料 | 新型导热材料散热提升了72%,热阻比液态金属还小?
热界面材料(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TIM)是一种用于两种材料间的填充物,是热传递的重要桥梁。当两种材料相互接合时,无论是同种材料还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即使材料表面平整度很好或施加很大的扣合压力,仍无法达到紧密接触,只能是部分接触,中间一定仍然存在许多微细空隙或孔洞,如下图a所示。空隙间的空气为热传导率相当差的传热介质,会阻碍热传导的路径,增加热阻抗。因此,需要填充一…...- 0
- 451
-
毛细管长度对制冷系统参数的影响
毛细管通常指的是内径介于0.4至2.0毫米之间的细长铜管,作为制冷系统中的一种简单节流机构,它以其低成本和灵活的选型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制冷设备。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毛细管长度对制冷系统参数的影响,并介绍如何排除毛细管“冰堵”现象。 毛细管长度对制冷系统参数的影响 毛细管的长度对于制冷系统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在相同的制冷剂充注量下,较短的毛细管会导致更大的制冷剂流量,这将导致压缩机的吸气温度…...- 0
- 401
-
热力膨胀阀常见的故障总结
热力膨胀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等领域的控制元件,主要负责实现制冷剂的压力调节和流量控制。 很多做制冷的朋友都知道,在制冷维修中,热力膨胀阀故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故障。 热力膨胀阀价格不贵,大概两三百块钱,但是并非所有的热力膨胀阀故障问题都需要换新,有些小问题,简单处理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本文介绍一下,制冷维修中,常见的5个热力膨胀阀故障,供参考。 热力膨胀阀常见的基础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0
- 392
-
陶瓷基板热管理:主动散热vs被动散热
随着电子器件功率密度的指数级增长,散热技术已成为制约设备可靠性与性能的核心瓶颈。陶瓷基板凭借其高导热性、耐高温性和优异的绝缘性能,成为高功率电子封装的首选材料。然而,在极端热负荷场景下,传统热沉型陶瓷基板的被动散热能力逐渐显现局限性,而微通道液冷技术通过主动散热机制实现了质的突破。本文结合技术原理与实战结果,对比两类技术的散热功率差异,为技术选型提供些许参考。 一、被动型与主动型散热的技术原理 被…...- 0
- 502
-
关于热管最常见的7种误解以及实际应用
随着电子产品变得越来越强大,并需要更多功能和更高的可靠性,多余的热量仍然是提升下一代应用性能和突破创新的重大障碍。各行各业,尤其是移动、医疗、电信和物联网领域,正在开发新的产品和系统,这些产品和系统必须轻量化、多功能,并且能够高效管理高热负荷。工程师们在应对消费者对更小、更薄、更强大的设备及更多选项、功能和能力的需求时,常常难以有效处理热量。 双相冷却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变得越来越…...- 0
- 474
-
从蒸发到冷凝,制冷四大过程如何将热量从低温“搬运”到高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着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带来的清凉与便利,但你是否想过,它们是如何将热量从低温区域 “搬运” 到高温区域的呢?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制冷则是一个逆向过程,需要借助外力,通过消耗能量(如电能、热能等),将室内的低温热量转移到室外高温环境中。 典型的压缩式制冷循环包含蒸发、压缩、冷凝、膨胀四个关键过程,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热量的转移。 一…...- 0
- 378
-
一文了解:制冷剂、载冷剂、冷却剂、蓄冷剂的区别与联系
空调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然而,对于空调的工作原理和其中涉及的化学物质,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空调领域的“四大剂”:制冷剂、载冷剂、冷却剂与蓄冷剂,揭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制冷剂:空调制冷循环的“血液” 制冷剂,又称冷媒或氟利昂(尽管氟利昂只是制冷剂的一种),是空调系统中实现制冷循环的核心物质。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通过物理状态的变化(如气化和液化)来吸…...- 0
- 435
-
离心式冷水机组,两级压缩带经济器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离心式冷水机组,单机制冷量大,满负荷运行效率高,常用于大型的中央空调项目中。 离心式冷水机组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离心式压缩机、冷凝器、经济器、节流孔板和蒸发器。 一、制冷剂主循环系统 离心压缩机采用两级压缩,为速度型压缩,通过两级叶轮串联提速并扩压,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压缩为高温高压。 冷凝器为满液式,管程走冷却水,管外的壳程内走制冷剂。冷凝器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先放热冷凝为饱和液体,再在冷…...- 0
- 464
-
一文读懂金属件的表面处理工艺!电镀、阳极氧化、发黑、喷涂、抛光、滚花、拉丝、包胶、化学镀、磷化、电泳、喷砂......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金属零件的表面处理技术是零件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在增强金属部件的功能性、观赏性乃至耐用性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接下来,小编将带领大家深入探索几种广泛应用于金属部件上的表面处理工艺。 电镀——金属的 “全能防护衣” 电镀是金属表面处理中常见的工艺,通过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或合金。常见的电镀金属有锌、镍、铬、铜等 。它就像给金属穿上了一层多功能防护服,具备…...- 0
- 455
-
一文带您读懂“导热双面胶”
01 背景介绍 导热双面胶,是一种特殊的胶粘剂产品。它以柔软的基材为载体,两面涂覆有高性能胶粘剂,同时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其导热系数通常在一定范围,能够有效传导热量,实现热量的快速转移与扩散。相比普通双面胶,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粘接物体的同时,可将热量高效导出,避免热量积聚。在电子设备领域应用广泛,像手机、电脑的散热模组中,用于连接散热片与发热元件,确保设备稳定运行;LED 照明中,能辅助散热,提升…...- 0
-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