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显龙,廉永旺,姚远,李华山,马伟斌
-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国省名称:广东省
- 公开号:CN209165823U
- 公开日:2019-07-26
- 专利类别:实用新型
- 文件大小:570.3KB
专利主权项:
1.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一车内换热器(33)、第二车内换热器(62)、第一车外换热器(35)、第二车外换热器(34)、发动机(42)、电池包(51)、电加热器(61)、节流部件一(301)、节流部件二(304)、三通阀一(305)以及配套的阀门、泵和控制系统;压缩机(31)两端分别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第一车内换热器(33)的一端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三端口连接,另一端经节流部件一(301)、第一车外换热器(35)后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四端口连接;第二车外换热器(34)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一(305)分别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连接,另一端经节流部件二(304)、第一车外换热器(35)后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四端口连接;第二车外换热器(34)的该另一端还经节流部件二(304)与第一车内换热器(33)的上述另一端连接;第二车外换热器(34)的两端还分别与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的两端连接;电加热器(6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车内换热器(62)、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的两端连接;第二车内换热器(62)的两端还分别与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的两端连接;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一车内换热器(33)、节流部件一(301)和第一车外换热器(35)构成车内自然压缩制冷/制热流路;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二车外换热器(34)、节流部件二(304)、第一车外换热器(35)和发动机(42)构成发动机自然压缩制冷/制热流路;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二车外换热器(34)、节流部件二(304)、第一车外换热器(35)和电池包(51)构成电池包自然压缩制冷/制热流路;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一车内换热器(33)、节流部件二(304)、第二车外换热器(34)、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构成车内余热压缩制热流路;第二车内换热器(62)、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构成车内余热制热流路;电加热器(61)、第二车内换热器(62)、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构成电制热流路。
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专利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