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日期: | 2020/11/18 | 大小: | 4514KB |
格式: | pdf 共43页 | 来源: | 浙商证券 |
评级: | 看好 | 作者: | 王敬 |
行业名称: | 汽车 |
报告导读
新能源汽车供给驱动需求,销量高速增长,中长期发展明确;热管理系统技术壁垒高,单车增量大,迎来发展黄金期;内资龙头占领先机,系
统集成供货为趋势,我们看好热管理赛道的成长性和确定性。
投资要点
新能源车热管理迎来发展黄金期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主要包括空调系统热管理和三电热管理,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空调系统动力源从发动机转型电池,在制热时丧失重要热源,目前主流
工作模式为电动压缩机制冷、PTC 制热,为实现节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热泵比例提升、制冷剂升级迭代成为未来趋势;三电热管理为新生系统,
联结电池、电机、电控,元件布局广、温控要求高,增量件为电磁阀、水泵、水冷版。因此热管理系统零件数量增加、价值提升,转型电气化、智能
化,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热管理迎来发展黄金期。
单车价值量大幅提高,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
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随着技术路线升级,单车价值量也有大幅提升,PTC 加热系统单车价值 5000 元,传统冷媒 R134a 热泵系统价值 7000 元左右,二氧化碳热泵价值超过 10000 元,相较燃油车 ASP 2000 元,单车价值量显著提高。以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20%,中国新能源车汽车渗透率 25%计算,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 1336 亿元,中国市场规模 670 亿元。我们认为2020 年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供给改善驱动需求释放的元年,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保持高速增长,看好热管理领域的长期发展。
切入增量零件,国内龙头攻克局部模块
热管理属于寡占型行业,外资龙头电装、马勒、法雷奥、翰昂等公司由于掌握压缩机、空调装置等核心零件,具备热管理系统设计和研发能力。内资厂
商从增量零件出发,侧重阀类、换热器类、泵类及管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再横向切入系统,攻克局部模块,挑战传统巨头。如三花智控通过电子膨胀
阀、水泵、水阀、换热器技术的攻克逐步向集成组件过渡。国内供应商在成本控制和响应速度上具有极强的优势,目前三花智控、克来机电、银轮股
份、奥特佳等内资供应商,已经获得包括特斯拉、沃尔沃、大众、宝马等合资或外资车企的订单,未来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