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的开发背景

 

目前已进入5G通讯联网时代,其中热管理是个重要的课题。

 

使用5G手机的经验告诉我们,其传送速率对比4G手机,两者有极大的差异,所以5G时代的来临是我们必须要严肃看待的。5G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中都产生极大的价值转换。因为5G的快速传输功能相对的会在使用中产生高热,所以我们同时要研究如何提高热能的传导效率。

 

目前开发高导热性能的热传导技术以两相流为主,如热管、均温板、虹吸热管等;或者具高导热性能的材料,如:石墨烯,液态金属等。也就是说高导热材料及技术是处理目前5G时代高热能最有利的应用工具。如铜材料,其传导系数为400w/m.k,而铜热管利用相变化(液-气)以及毛细能力等作用,使工作流体回流形成一个热循环,产生极佳的热传递性能,其热传导系数甚至可达到4000-8000w/m.k。

 

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两相流研究概论

 

研究两相流主要是要了解及判断其流动形态及其相互转换,并预测其临界热通量。同时了解两相共存时流动的特性。

 

较常见的典型两相流谱有:气泡流、弹状流、搅拌流、环状流与液滴流

 

相流谱是两相流系统各种可能形态的表示图谱,其可以告诉我们该双相流系统在某种运转下将呈现何种双相流形态。双相流谱的建立有赖于对双相流形态转变机制的了解,同时对于沸腾热传与流动非常重要。达克勒与太特尔(Dukler & Taitel,1986)的论文有很详细的讨论。

 

典型两相流谱

 

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水平管两相流流谱

 

水平管内之气泡流特性:管内中有明显的大小气泡,由于管子为水平管,固因此气泡多集中于管子上方。

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垂直管两相流流谱

分层流

 

由于重力的影响,管内液体及气体部分明显的分层,因此气态部分在管内的上方,而液态部分则在管内的下方。如果气态与液态间的差异较大时,由于剪应力的效应,液态部分会呈现波浪状的波浪流。

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分层流

 

间歇流

 

其两相的流动并非连续的流动流谱,而是块状的流动。通常块状气泡流动过后,可能会伴随短暂的纯液体流动,呈现交替性的变化,故称之为间歇流。

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间歇流

 

 

环状流

 

环状流系指两相流动时,液态部分覆盖于管壁表面的周围,而气态部分集中于管中央部分。通常此种流动形式的速度都较快,由于剪应力的效应,可能会有一部分的液体被带到管的中央,这一部分被带到管中央的小液滴称之为夹带液滴。

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环状流

 

一般两相流研究方向

 

 

  • 两相流之特性
  • 两相流型分布
  • 沸腾热传
  • 两相流动理论模式
  • 两相流压降之计算
  • 两相流之量测

 

两相流量测参数

 

  • 液相平均速度,气相平均速度
  • 空泡比
  • 气泡长度
  • 气泡频率
  • 液体积流量和气体积流量

 

两相流之应用

 

两相流的应用有热管、均温板、虹吸热管等,下面介绍产品特性及工作原理。

 

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左边:热管,右边:均温板

 

1、热管介绍及工作原理:

 

  • 传热量大(利用潜热)
  • 温度分布的均匀(蒸气流所导致的热扩散)
  • 质量轻,构造简单
  • 热回应迅速
  • 没有重力件
  • 无重力场也可以作动(利用毛细力)
  • 热流的半导体
  • 热管主要作用于远端热传,均温板主要作用于增加热通量

 

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热管工作原理

 

2、均温板介绍及工作原理:

 

其工作原理为蒸发部与热源接触,藉由工作流体蒸发沸腾而发生相变化,将所需之潜热带走,因蒸发部之蒸气压力较高及内部为一封闭空间,故蒸气迅速往冷凝部之方向移动,在冷凝部再透过散热鳍片将热带走至外部环境散热,同时蒸气因散热因素后,开始冷凝成液相,冷凝之工作流体再藉由毛细结构与支撑柱将工作流体带回蒸发部,如此做连续的循环。

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均温板工作原理

 

3、虹吸热管介绍及工作原理:

 

由于热管初期是利用其不受重力限制,发展于太空技术。其作重力液体从冷凝端借着管内毛细力返回蒸发端。但本身亦有毛细管缺点及限制。所以发展出不用毛细管构造,改用热虹吸式,有效利用重力使液体返回。

 

虹吸热管的热流速(热通量)可为毛细管式的10-100倍。毛细热管为避免沸腾气泡堵塞毛细管构造而在内设有沸腾界限。热虹吸管则无此限制,也因为整个系统无任何毛细结构热阻极小。将来或许可取代部分封闭式水冷散热器的市场。

 

应对5G高热量,两相流高导热技术特性介绍

虹吸热管工作原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有不适或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予以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解决方案

NeoGene 推出MagicWick-Inside平台,用于制造5G智能手机热管理应用的超薄均温板

2020-10-28 23:16:27

解决方案

散热与隔热:5G智能手机的热管理

2020-10-29 8:46:56

关注热管理网公众号-热管理材料 reguanlicom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