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川哥要和大家讲的是电车里的核心“CPU”--电控中的IGBT 。
IGBT及其重要性
作为电动汽车第二关键零组件,IGBT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自关断的特征。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IGBT作为电控系统和直流充电桩的核心器件, 直接影响电动车功率的释放速度、汽车加速能力和最高时速等,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可以理解为,IGBT的寿命及稳定性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一般情况下,IGBT模块需要承受几百安的电流, 每秒开关达到上千次,损耗较大。且其与电机、引擎等位于空间密闭的汽车前车仓内,热量较为集中。
IGBT不怕短路,但特别“怕热”。 如果温度超过其结温125℃,会导致模块烧毁,影响整车的运行。
那么,导热界面材料是如何提高IGBT散热效率的呢?
目前电机控制器常用的散热方式有传导散热,间接水冷。

间接水冷
其主要特点是金属壳体上需要设计水道,水流与IGBT不进行任何接触。
为减少热源和水路的 热阻, 提高模组的 导热效率,通常 需要在IGBT模组与冷片之间的刚性界面 涂抹导热硅脂 。
有了导热界面材料的填充,发热源和散热器间的接触面将充分接触, 可大幅度降低界面热阻,显著提高散热效果,减少电气损失。
除此之外,其热阻低,可靠性佳,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不会挥发硬化,是新能源汽车IGBT散热的不二之选。